一、选型要点
测量介质与材质兼容性
介质类型:需明确被测介质为液体、气体还是蒸汽,并确认其是否含腐蚀性成分。
材质选择:
弹簧管:铜合金适用于无腐蚀性介质;不锈钢适用于弱碱性或腐蚀性介质。
接头与外壳:碳钢成本低,适用于干燥、无腐蚀环境;不锈钢防锈耐蚀,适用于潮湿或腐蚀性场景。
特殊需求:若介质黏度高、易结晶或腐蚀性强,需选择隔膜式电阻远传压力表,通过膜片隔离器保护传感器。
测量范围与精度
量程选择:
静负荷:测量上限值的1/3~3/4。
波动负荷:测量上限值的1/3~2/3。
避免量程过小导致过载损坏,或过大导致精度下降。
精度等级:通常为1.6级,精密场景可选更高精度型号。
环境适应性
温度范围:-40℃~60℃。
湿度与振动:相对湿度≤85%,振动或介质脉动需选耐震型。
防护等级:根据工况选择IP65或更高防护等级。
信号输出与连接
输出信号:电阻值变化,需与显示仪表配套使用。
接线方式:采用三线制连接,减少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;出厂时标注外接电阻值,需按实际导线电阻调整。
附加功能
就地指示:表盘直径越大,读数越清晰,适用于远距离观察。
抗干扰能力:长距离传输时建议使用屏蔽电缆并单端接地,减少电磁干扰。
二、使用注意事项
安装与调试
垂直安装:确保仪表垂直放置,避免倾斜导致读数误差。
避免过载:被测压力不得超过量程的150%,防止弹性元件变形。
初始校准:安装后需进行零点与满度校准,确保测量准确性。
维护与保养
定期清洁:
防止灰尘进入表内,避免可动触点氧化或接触不良。
用酒精擦洗滑线电阻与触点,保持信号传输稳定。
检查触点磨损:每半年检查一次触点状态,磨损严重需更换。
冲洗测量腔体:介质易结晶时,定期冲洗防止堵塞。
故障排查
信号跳动:
检查滑动触点是否氧化,用砂纸打磨触点表面。
测试线路绝缘电阻,排除短路或断路。
线性度偏差:
校准零点/满度调节螺丝,调整输出电阻范围。
检查弹性元件是否塑性变形,必要时更换。
远处误差大:
控制线路总阻值,减少电压降。
使用屏蔽电缆并单端接地,提高抗干扰能力。
安全操作
禁止带压拆卸:拆卸前需泄压,防止介质喷出伤人。
避免机械冲击:防止仪表外壳或内部元件损坏,影响测量精度。
替换与校验:若某部分损坏或需改变测压范围,需重新校验并划刻度,不可随意更换配件。